此次大会是我国医院感染预防、耐药和抗生素管理、临床微生物、感染病诊治、消毒隔离和患者安全等领域中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
基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新技术,为泌尿系终末期肿瘤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真正达到了在图像、参数技术支持上服务术者,在治疗策略、治疗效果上造福患者的目的。经泌尿外科全科讨论及患者知情同意后,金涛教授为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前列腺癌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恢复排气排便,PSA水平逐步恢复正常,复查CT显示包块明显减小,3天后出院。
当温度>50℃时,组织的蛋白质凝固和细胞坏死,使肿瘤细胞变性凝固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泌尿外科手术方式。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肿瘤大小显著减小,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天出院较之CT和MRI,超声引导具有简便、价廉、省时、实时引导、周围血管清晰可见和便于实时监测等优点。患者为73岁高龄男性,因前列腺癌根治术后4+年,下腹胀痛不适及便秘6+月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通过查血、盆腔增强CT确诊前列腺癌复发。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肿瘤大小显著减小,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天出院。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泌尿系晚期肿瘤或腹膜后及盆腔囊实性占位,缩小了瘤体的占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保留了重要脏器的功能,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当温度>50℃时,组织的蛋白质凝固和细胞坏死,使肿瘤细胞变性凝固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泌尿外科手术方式。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医疗器械业的代表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
本次论坛就临床工程在亚洲地区的发展方向,包括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医工融合、建立有效的适应本地区的临床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达成了初步共识,将有助于提高亚洲各医院的临床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维护临床安全。我院黄进副院长做了《基于物联网的临床工程技术管理》的主题报告,分享了运用物联网进行临床工程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优化医疗设备的配置、科学高效的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和质控,维护临床安全。设备物资部刘麒麟工程师作为受邀嘉宾出席发展临床工程、维护临床安全的主题沙龙。我院黄进副院长、设备物资部刘麒麟工程师受邀参会交流。
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医疗器械业的代表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亚珠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威琪以及马来西亚玛莎大学医学院Devi教授等分享了临床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及维护医院临床安全的临床工程的方法和途径和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进入临床使用环节,如何保证医疗设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医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发展临床工程是现代临床安全的必然趋势。5月17日,FACE2018第三届亚洲临床工程论坛(Forum for Asian Clinical Engineering ) 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发展临床工程、维护临床安全典礼上,护理部副主任陈红教授致开幕词。
护理部/系副主任陈红教授,伤口培训基地负责人、国际伤口治疗师宁宁教授,以及来自全国20家医院的20名培训学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教师代表刘春娟对接下来两个月的培训工作做了简要介绍,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华西这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学以致用。宁宁教授介绍了我院的概况、伤口培训基地的历史、办学条件以及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就供给侧改革引领伤口模式创新作了专题讲座,对近年来伤口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展望了伤口治疗学科的发展前景,对广大学员寄以期望,希望学员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够认真学习,成为真正的伤口学科高级人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伤口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培训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华西慎独的精神,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伤口领域的有用人才。
5月7日上午,由华西医院和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uropean Wou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EWMA)、国际质量监督体系(TUV)联合主办的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第十七届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我院举行。开学典礼由国际伤口治疗师陈佳丽主持。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的任为代表学员表达了对此次学习热切渴望与期盼,表示要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不辜负老师的期待,成为有用的伤口人才,将先进的伤口治疗与管理技术带回去,服务广大患者,为当地的伤口事业贡献力量。此次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的顺利开班,对推动我院伤口治疗教育的发展、扩大伤口治疗的影响力、推广伤口治疗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培训班,共培养国际伤口治疗师292人,学员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厦门、新疆等28个省市自治区86个地级市、175家医院,覆盖范围广、影响大,为全国各大医院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伤口专业护理高级人才,同时也为提高伤口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旨在培养符合中国国情、专门从事伤口治疗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此推动我国伤口治疗工作的发展,提升伤口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她回顾了培训班的历史,对本届治疗师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大家学好理论知识和伤口管理技术,争取学有所成,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5.12国际护士节节日快乐,预祝学员圆满毕业她回顾了培训班的历史,对本届治疗师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大家学好理论知识和伤口管理技术,争取学有所成,祝大家在即将到来的5.12国际护士节节日快乐,预祝学员圆满毕业。宁宁教授介绍了我院的概况、伤口培训基地的历史、办学条件以及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的教学安排,就供给侧改革引领伤口模式创新作了专题讲座,对近年来伤口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展望了伤口治疗学科的发展前景,对广大学员寄以期望,希望学员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够认真学习,成为真正的伤口学科高级人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伤口学科发展做出贡献。此次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的顺利开班,对推动我院伤口治疗教育的发展、扩大伤口治疗的影响力、推广伤口治疗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旨在培养符合中国国情、专门从事伤口治疗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此推动我国伤口治疗工作的发展,提升伤口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部/系副主任陈红教授,伤口培训基地负责人、国际伤口治疗师宁宁教授,以及来自全国20家医院的20名培训学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
开学典礼由国际伤口治疗师陈佳丽主持。教师代表刘春娟对接下来两个月的培训工作做了简要介绍,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华西这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学以致用。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的任为代表学员表达了对此次学习热切渴望与期盼,表示要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不辜负老师的期待,成为有用的伤口人才,将先进的伤口治疗与管理技术带回去,服务广大患者,为当地的伤口事业贡献力量。5月7日上午,由华西医院和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uropean Wou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EWMA)、国际质量监督体系(TUV)联合主办的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第十七届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我院举行。
截止目前,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培训班,共培养国际伤口治疗师292人,学员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厦门、新疆等28个省市自治区86个地级市、175家医院,覆盖范围广、影响大,为全国各大医院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伤口专业护理高级人才,同时也为提高伤口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典礼上,护理部副主任陈红教授致开幕词。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培训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华西慎独的精神,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伤口领域的有用人才培训结束,新华国际酒店曾副总以及白主任均向此次重症医学科培训团队表示了感谢,并对这次培训所带来的社会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了。
参与培训的酒店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认识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后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现场示范了心肺复苏整个流程。
青年护理骨干李阳为现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时机和动作要领,包括意识判断、气道开放、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动作的注意事项。培训期间,田永明护士长首先介绍了此次培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最后,田永明护士长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一个现场的答疑,一一回答了大家关心的所有问题。随后,将培训人员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现场一对一指导心肺复苏的技巧及操作流程,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并保证每一位参与培训的人员都自己独立完成一次实际操作。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避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急救或急救方法不当造成伤亡。5月22日,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小组一行走进成都市新华国际酒店,面向酒店领导层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青年护理骨干李阳为现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时机和动作要领,包括意识判断、气道开放、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动作的注意事项。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避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急救或急救方法不当造成伤亡。
培训结束,新华国际酒店曾副总以及白主任均向此次重症医学科培训团队表示了感谢,并对这次培训所带来的社会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了。培训期间,田永明护士长首先介绍了此次培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随后,将培训人员分为两个小组进行现场一对一指导心肺复苏的技巧及操作流程,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并保证每一位参与培训的人员都自己独立完成一次实际操作。最后,田永明护士长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一个现场的答疑,一一回答了大家关心的所有问题。
参与培训的酒店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认识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后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现场示范了心肺复苏整个流程。